议员促研方案阻假难民赖着不走
2025-03-08 00:00
根据保安局向《星岛》提供的数字,本港自2014年实施统一审核机制至去年,共接获27754宗免遣返声请,当中仅350多宗获确立,即只占总数约1%,馀下大部分为假难民,惟未获确立的声请人不断提出司法覆核及上诉,以去年为例,约有2814人提出声请,但截至今年1月,仍有超过15800人留港,显示假难民不停透过司法覆核及上诉拖延留港,继续枉花纳税人公帑。
梁熙忧退出公约遭别有用心者扭曲
一直关注假难民问题的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佩帆向《星岛》表示,明白本港要退出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须由中央提出,加上本港有《香港人权法案条例》,免遣返声请人大可引用有关法例提出上诉。但假难民问题的确长期困扰本港,包括带来治安及黑工问题,认为政府必须研究一些方案解决,如一些干犯严重罪案的假难民危害本港治安,他们刑满获释后,一般会继续羁押,惟他们会提出上诉要求重返社区,政府应向法庭反映甚至修例,让他们继续受到监管,杜绝假难民以为可继续在本港打黑工及搵快钱,减少他们拖延留港的诱因。
另一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梁熙表示,鉴于本港的免遣返声请机制长期被滥用,社会早于10年前已提出研究退出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的讨论,虽然退出的原意不是要牺牲对港人的人权保障,而是希望减少过多的声请者为本港带来经济及保安负担。惟近年地缘政治变得紧张,一旦退出公约,将会被别有用心者藉此抹黑及扭曲本港的人权状况,认为可参考外国一些做法,加快遣返一些声请不获确立的非法入境人士。
大律师陆伟雄表示,《禁止酷刑公约》过去一直保障本港人权等多个重要价值观,不支持退出的倡议,但认同本港的确存在假难民问题,建议日后可加设门槛,例如申请者提交表格时,多以查问的方式了解声请人的申请原因,加快审核。至于香港可否提请中央退出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陆认为可先谘询中央的意见,惟「除非中央方面有指示,否则只能够继续做!」
保安局:尽力确保高效处理上诉
保安局发言人回应指,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自1992年适用于香港,加上《香港人权法案条例》、《入境条例》 以及终审法院就几宗司法覆核的裁决下,特区政府须履行相关法律责任,包括在遣返免遣返声请人前,须先根据法律要求的高度公平标准的程序,审核其声请。
发言人续表示,即使特区政府退出《禁止酷刑公约》,亦不减免特区政府按照本地法律及法院裁决审核免遣返声请的法律责任,即包括履行《香港人权法案条例》和《入境条例》下的相关法律责任。政府会继续在防止潜在滥用声请机制人士抵港的前提下,尽力确保高效率处理声请和相关上诉,同时符合法律要求的高度公平标准,并尽快遣送声请不获确立者离港。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