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機構削人手怕「做死人」 學者盼領導層以身作則共渡時艱
2025-03-12 00:00
社工Peter指,現時一旦有同事離職,其職位便會被凍結,以一個社工要服務約250人次兒童及青少年為例,服務人次並不會因為人手流失而按比例縮減,「變相同事要分擔該250人次。」他續說,有中心無奈在服務之間取捨,刪減某些主題的活動,甚或不再服務特定群組。他直言,要服務人次達標並不困難,同工大可每日在學校門前做街站,接觸青少年,但便沒有時間做深入工作,「是服務質素和人手分配上的拉扯。」
減少設備更換宣傳工作開支
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講師丁惟彬同意指,過去常有凍結職位的做法,或者傾向招聘經驗較淺的員工,以節省開支,「減人手或請來經驗尚淺的人頂上,都會『做死人』。」他相信,面對削減資源,所有社福服務都深受其害,不存在某些服務最「危危乎」,視乎機構如何應對。以其理解,機構較難開源,應對方法不外乎節流,「需要社會服務的人往往沒有多少金錢。」
他呼籲各機構的領導層,以不影響員工編制及服務使用者為原則,節省不必要開支,舉例不要太快更換中心設備,甚或減少品牌及形象宣傳工作,「不是不做,而是要看時勢。」他續說,若然機構決定要員工減薪或凍薪,希望由高層做起,以身作則,不然只會打擊團隊士氣,「高層減薪跟基層員工減薪是兩碼子的事,領導層應樹立榜樣,共渡時艱。」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