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菡:人才选择「和平分手」很平常

2025-03-05 00:00

孙玉菡强调,人才与本地就业市场的需求需时磨合,属正常的互动过程。
孙玉菡强调,人才与本地就业市场的需求需时磨合,属正常的互动过程。

政府全力「抢人才」,从2022年底至今年1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超过44万宗申请,已批出超过28万宗,高才通计划占三分一。对于前特首梁振英两度网上发帖质疑政府有否足够人手把关核实申请人资料、有人来港取得人才身份及优惠即返回内地等,以及各方提出不同疑问,劳福局局长孙玉菡日前发帖隔空回应,强调申请标准清晰,也有第三方认证学历真伪;若人才来港后认为环境不适合选择离开,「和平分手」是平常不过的事。

就本港各项人才入境计划,梁振英早前两度发帖,他指近日在内地不同城市不同场合,都遇上以各种人才名义来港报到后马上返回内地的人,「来港报到,拿了身份,只是为出入香港方便、子女可以报读内地的港人子弟学校或香港的学校,甚至为了在内地取得『港人港税』优惠」,是有违香港人才政策原意。他又引述政府上月底公布不同人才入境计划的申请数字,「两年有超过40万宗申请,政府有足够人手确保申请人呈交的资料真实吗?」
有指定第三方认证学历真伪

孙玉菡发帖解答,强调高才通计划的申请资格精简清晰,须递交的资料及文件简单,而且入境事务处已将申请程序全面电子化,处理能力有所提升。另外,为确保只有符合要求的人才获批,所有高才通计划B类和C类及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申请人,现时须提交由指定第三方认证机构或颁授院校就学历发出的认证文件。

有意见指人才的背景或过于单一,孙玉菡指特区政府欢迎世界各地的多元人才来港发展。28万宗获批申请中,约四分一的人才持外国护照。在高才通计划方面,约4成B类及C类的获批人才毕业于海外顶尖大学。这些外来人才都具有国际视野,来港后主要投身「八大中心」的行业,是本港发展重要产业所需的人才。

其中,人才办最近访问了来自澳洲的Jordan,他早前成功透过高才通计划来港。孙玉菡指出,从他在影片中的分享可印证香港机遇处处,对全球人才甚具吸引力。
与本地就业市场需时磨合

孙玉菡强调,在高才通计划下,虽然首次入境的申请资格相对简单,亦不要求申请人事先获聘用,但到了续签阶段,高才必须已在港受聘或开办/参与业务,才可获批留港。他认为,人才与本地就业市场的需求需时磨合,属正常的互动过程,最终人才是否可获续签或选择留港发展,取决于其自身条件和其他不同因素。「我常常说人才配对就像情侣关系,若人才觉得香港环境适合,自然会留低;相反若人才选择不留港,『和平分手』亦是平常不过的事。」

他透露,高才通计划下首批签证自去年12月底开始陆续到期,截至今年1月底到期续签的其实只有300多人。据初步观察,成功续签的高才在港就业情况理想,主要集中在金融、商贸和创新科技等行业。

《财政预算案》公布增设人才签证申请费及增加签证费,有意见质疑或影响吸引人才。孙玉菡回应指,推出有关收费措施前,参考了受人才欢迎的海外国家的收费,确定香港收取的费用低于大部分地方。他认为香港对人才的吸引力并非在于入境申请费用低廉,而是在于香港是一个拥有丰富发展机遇和关键制度优势的国际城市,也是国家通往世界的门户。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