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重击货运 港航空业受牵连

2025-04-24 00:00

中美关税战展开,航空运输亦陷胶着状态,香港现有供应货链或要重新布局。
中美关税战展开,航空运输亦陷胶着状态,香港现有供应货链或要重新布局。

关税战下,航空运输业首当其冲。随着香港邮政、DHL陆续宣布停收指定赴美空邮邮件,有本港航空公司昨亦公开称,近期贸易关税政策变动为货运业务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同时改变旅客出行需求,增加运营成本且对供应链形成压力。面对不明朗前景,多名航空及经济学者向《星岛》表示,本港赴美的空运货物中,以手机等占比较高,若关税战持续,势对运输成本带来负面影响,航空公司恐难以消化新增成本。另陆续有内地航空公司拒收波音飞机,或致新航点的航班班次上未能追上预期。
香港国际机场属全球领先的国际货运机场,亦是全球第四繁忙的国际客运机场。统计处数据反映,按空运区域划分的进出本港货物中,北美洲属亚洲以外最大吞吐量区域,在2022年达786.7千公吨,2023年则达852.6千公吨;单计去年首两季亦达458.8千公吨。在贸易战开打前夕,货运已现暗涌,香港机场今年3月的货运量有近45公吨,货运量同比增加4.8%,惟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美洲虽然以往是「增长榜」常客,但连续4个月未在前列,主要贸易地区中,改由往返中东和欧洲的货运量录得最大增幅。
北美「常客」连续4月未在增长前列

国泰航空昨亦披露,今年首3个月载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2%,但面对贸易关税政策,及5月初起小额免税政策的变动,预期内地与美国之间的一般航空货运需求「将有所放缓」,会灵活调配货机以适应市场变化。理大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学生事务总监及高级讲师刘锐业分析,本港的空运货物中,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占比较高,其次是服装、机械设备和医疗用品等,「有一部分透过香港转运的货物来自内地,这些货物通常是经香港出口到美国」。他表示,关税战下货运量减少,可能导致航空公司面临提高运费压力,但实际影响要视乎市场竞争等因素。

刘续指,随着关税上升,部分企业或减少从内地经香港转运到美国,货物量势减,一定程度会使整体空运量下降,「由于需求减少,部分航空公司亦确实出现减班情况。而在货运需求波动下,航空公司亦需要调整运营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另本月中两架身披「厦航涂装」的波音飞机,亦被拍到「重返」美国机场,侧面引证中国多间航空公司拒收波音飞机的传言。刘锐业评估,此举或反映内地航空公司未来「不再依赖」美国飞机的态度,飞机定单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调整,「新航点开发亦会同步受影响,如内地某二线城市想开赴港航点,如本身预算要买10架波音飞机,但现在改买国产飞机,难短时间内赶制」。他指出,因飞机定单一般要2、3年前提出,在空档期内或会令新航点的班次密度「未能达到预期」。
国产飞机理论上有更大市场空间

对于国产飞机能否借势抢占市场,浸大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指出,加关税等于「两边冇生意做」,理论上令国产飞机有更大市场空间,「因首当其冲就是cut波音飞机」。但国产机生产速度仍有「很多努力空间」,且实际交付飞机时,也不能忽略产能、航权等因素,他说:「像波音不少型号是长途机,但国产C919暂只能飞国内或东南亚部分地区航线,市场运作上不是由A顶B就可以。」而在飞机零件上,麦认为因各地有税差存在,部分生产商或将零部件改在东南亚生产,再透过东南亚输送美国,以节省关税成本。

香港付款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表示,香港空运货量占国家空运货量的约4成,在关税战下势受冲击,「如某些国家只加了10%关税,商家和航空公司会看形势,加货机到相关区域取货再送去美国,会导致供应链改变」。他又提到,货运价格上升主要是市场供求问题,其次与燃料和劳动力成本增加有关。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