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車隊特「色」破傳統 遊客怕上錯車

2025-03-16 00:00

5支的士車隊分別採用粉紅色、橙色、黑色乃至紅黃漸變色等多種車身顏色,有別於現時市區「紅的」、新界「綠的」及大嶼山「藍的」傳統造型,坊間有聲音擔心會掀起行程爭拗及增加「上錯車」機會。
5支的士車隊分別採用粉紅色、橙色、黑色乃至紅黃漸變色等多種車身顏色,有別於現時市區「紅的」、新界「綠的」及大嶼山「藍的」傳統造型,坊間有聲音擔心會掀起行程爭拗及增加「上錯車」機會。

5支的士車隊早前亮相,採用的車身顏色可謂「五光十色」,有別於傳統的士「紅綠藍」的設計。雖然「新色」光彩奪目,為的士業界帶來新氣象,不過多名車隊負責人均向《星島》表示,認同當下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加深乘客對車隊的印象,尤其是要避免遊客難以辨別誰是「正牌的士」,故車隊有意根據各自特色,在車身顯眼處標明「的士車隊」,以及行駛範圍是屬於市區、新界抑或大嶼山。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各車隊亦可統一使用相同字型作標示,再以「星群018」、「大黃蜂223」等編號作區別。運輸署指,會通過官方渠道加強宣傳。

的士車隊採用粉紅色、橙色、黑色乃至「紅黃漸變色」等多種車身顏色,有別於現時市區「紅的」、新界「綠的」及大嶼山「藍的」傳統造型,有機會令不熟悉香港的旅客難以識別,恐掀行程爭拗及增加「上錯車」機會。對此,「大黃蜂」車隊營運經理黃大海指,「大黃蜂」是其中兩間齊集市區、新界及大嶼山的士的「混合經營模式」車隊,雖然主攻市區且採用「紅黃漸變色」,但為了方便在街上截車的乘客分辨,7月展開服務時,會在車頭及車尾標明「的士車隊牌照」字樣,「字樣會用紅、綠或藍底色的長方形邊框標示,差不多有半張A4紙大小,認住好易分到行駛範圍」。
網約叫車「認住車牌就上車」

為讓遊客亦盡快熟悉車隊,黃大海指車隊已成立市場部,由專人負責宣傳和營銷,並會開設電召電話中心,冀日後必要時也能與其他車隊及傳統的士,採用「網約車方式連動」,「的士都係公共交通工具,宗旨是為服務大眾」。

同屬混合車隊的「星群的士」執行董事鄭敏怡表示,運作初期或會有乘客暫時未能分辨車隊的士,需要適應期,「始終打破了的士的既定印象,可能一開始乘客會有小小障礙,若乘客有疑問,車隊司機也會主動解答其行駛範圍」。但她認為待乘客適應後,相信難度不大,且現時其車隊已行駛機場等線路,均以紅綠藍的傳統底色,襯以白色「拉花」,並未有乘客反映「難以辨認」。

鄭敏怡指出,隨着網上叫車流行,乘客在官網上也可看到車隊的士的車牌和外觀,「認住正確車牌就上車」。她舉例,日後遊客從大埔前往尖沙咀,若使用網上平台叫車,即使本身不知道的士是「紅定綠」,車隊也可按照既定路線將他們送往目的地。

香港的士業議會主席黃卓邦相信,政府會在官網、口岸、機場等地的醒目位置加強宣傳,且在營運初期,車隊車輛數目有限,市民在街邊截到可能性不大,相信不會太混淆,「初期或只有數百架車,市民應傾向網約叫車」。
車身兩側須標明雙語「的士」

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運輸署有專門網頁介紹車隊的士車身設計和標記,但認同僅靠此宣傳「並不足夠」。他倡議在車隊正式運作時,應多在電視、政府建築物及互聯網上宣傳,讓市民和遊客認識5個車隊的外觀及電召的方式,且可劃一將車隊的字樣及編號貼在車身,如有失物或求助,也可方便找到司機協助。

運輸署指,為方便乘客識別車隊的士及其營運範圍,車隊的士須在車身外面的左右兩側清楚標明英文字「TAXI」及中文字「的士」,亦須在車輛的指定位置展示車隊的士證明書,以及車隊的士識別牌。另外,政府會透過其官方渠道為的士車隊宣傳,包括在香港出行易、旅發局等網站列明車隊資訊,機場、口岸等停車處也會展示的士車隊網約服務二維碼,以便市民和旅客預約車隊的士。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
OSZAR »